结对帮扶促就业 服务群众转作风---康巴什新区开展转移农民就业帮扶“311”行动
作者: 新区组织部   日期:2014-02-16 09:16:00

  康巴什新区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解决转移农民的就业问题,结合实际开展了“311”就业帮扶行动,即从2013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由1098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098名转移农民实现稳定就业。

  (一)建责任体系。建立“组、片、队、员”四级“金字塔”式运作模式。成立2个工作组,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将每个组分成若干片区,其余县处级领导干部担任片区长,安排部署片区内工作,对组长负责;将每个片区分解为若干个工作队,47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各队队长,对片区长负责;每个工作队按照《党员干部联系转移农民对照表》将被包扶对象分解落实到部门全体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对队长负责。

  (二)分步骤推进。第一年集中推进阶段,全体帮扶干部集中精力摸底了解、建卡立档,对策分析、制定计划,使有就业愿望且有一定技能特长的转移农民率先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65%以上。第二年攻坚克难阶段,帮扶干部在对已就业人员关注的同时,重点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再次失业的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做好被帮扶人的思想工作,力争实现100%的就业目标。第三年巩固提高阶段,按照跟踪回访、提高层次、选树典型、形成机制等方式,帮扶干部对前两年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就业帮扶的长效机制,确保已就业和创业群体稳步增收。

  (三)多措施实施。一是强化思想引导。通过讲解政府优惠就业政策,激励转移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就业创业的主动性。二是分类开展帮扶。将未就业转移农民按年龄段分成青年起步、中年发展、老年保障三种类型,根据其不同特点与需求,分类指导帮扶。三是丰富岗前培训。根据转移农民的就业和学习意向,与专业培训机构开展长期“菜单式”培训。四是加强政策扶持。健全完善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创业指导、小额贷款和跟踪服务“一站式”工作机制。

  (四)严督查考核。一是强化专项督查。领导小组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了解就业帮扶行动进展情况并及时指导,召开阶段性会议通报完成情况,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二是强化目标考核。制定考核办法,把各部门帮扶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部门年终实绩考核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重要指标,与评优评先、干部提拔使用挂钩。

  行动开展两月以来,新区1098名党员干部与结对帮扶对象全部签订了《就业帮扶协议书》,在结业帮扶启动仪式上来自全市的18家用人单位共提供了近600个岗位,300多名转移农民当场达成就业意向。近期,又有100余名转移农民通过结对帮扶实现了就业。

版权所有:康巴什新区教育实践办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477-1235456 地址:康巴什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