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47期
康巴什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总第148期 2014年11月17日
【内容提要】
◆群众为中心 “暖流”入人心
◆团结奋进要发挥“小”我的“大”能量
群众为中心 “暖流”入人心
今年以来,康巴什新区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紧扣“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以“红色暖流”为载体,架起了党群干群沟通的新桥梁。
以群众需求为基础,激发活动开展活力。新区在活动过程中,坚持以民情民意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合理设置党员志愿岗位的重要依据,并通过填写登记表、签订服务承诺书的方式,让每位党员结合自身特长认领义工服务岗位。针对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党员志愿者通过三种形式实现义工服务。第一,上门式服务。针对老弱病残、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利用下班等闲暇时间为居民上门提供义务服务;第二,定点式服务。针对社区学生群体,定时到指定地点进行志愿服务;第三,日常式服务。打破节假日界限,根据居民的需求不定期为其提供义务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新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共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4000多次,累计服务时间10000小时以上,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对账”,向群众“交账”,由群众“算账”,使活动成为聚民心、解民忧、增民利、惠民生的重要载体。
以群众受益为追求,优化活动开展方式。新区在“红色暖流”活动中,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不断改进活动方式,努力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确保群众多受益、长受益。积极探索拓宽“红色暖流”活动开展的有效方法,给社区每户居民发一张党员志愿者的联系卡片,要求每位党员志愿者认真收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情民意,同时,社区做好民情民意的汇总,做到群众有干部联系卡,干部有民情日记册,社区有民情台账本。实行“两定”工作制度,即街道定期召开“红色暖流”工作推进评议会,群众定期评议党员志愿者服务情况。把评议结果作为优化活动开展方式的重要契机,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群众有期盼、组织有回应,群众有要求、党员有行动。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增强活动开展实效。活动开展得怎么样,老百姓是最终的评判者。新区在“红色暖流”活动开展中始终坚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最高评判标准,增强活动开展的实效。为使“红色暖流”活动扎实推进,各社区均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档案,党员进行志愿服务后,都要在党员志愿服务证中填写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对象等情况,由服务对象或社区干部填写服务评价意见,规范其服务行为。新区组织部根据党员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和社区居民的反馈评价意见,定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反馈,以此作为党员所在单位和其个人年底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康巴什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张翼飞供稿)
团结奋进要发挥“小”我的“大”能量
内蒙古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形成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区考察指导工作时赋予了“守望相助”以新的内涵,嘱托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极大鼓舞了全区各族人民,进一步统一了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所谓“民齐者强”,我们的事业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同心同德,必须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本保证;对于一个小的集体、团队而言,强大的凝聚力是做好任何事情乃至成就个人的无形之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只有把自己摆在集体当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有强的集体往往会产生强的个人,有强的个人却未必产生强的集体,我们的视野当中不缺乏明星、英雄人物,但如果说他们的成就是一己之功,则无异于痴人说梦,一座越高的金字塔需要的根基也越厚重,正如著名球星乔丹所说:他的成就来源于他球队的集体力量。
一滴水如果想不干涸就必须融入大海,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所肩负的改革发展重任也需要自觉将自己置身于集体当中,树立团结意识和大局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因此我们还要时刻审视自己,不断增强本领,补齐自身短板,从而汇集更大的力量与智慧。
守望相助,团结奋进,同心同德,勇往直前,团结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也能产生强大的合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打造更加亮丽的祖国北方边疆风景线、把鄂尔多斯建成祖国北疆的璀璨明珠与每一个“小”我都息息相关。
(康巴什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屈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