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耀康城·康巴什区建设社区“四就近”为老服务综合体 为退休干部幸福晚年“加码”
时间:2022-12-02 10:10
来源:康巴什区委组织部
康巴什区用“党建红”引领“夕阳红”,积极探索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新思路新举措,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充分释放基层治理和退休干部作用发挥的组合效应,打造了“四就近”服务综合体,实现了退休干部“学有组织、乐有场所、养有保障、为有平台”,让退休干部“燃”红心、“享”舒心、“显”热心、“得”安心。

就近学 “燃”红心
各个社区高度重视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便于管理、便于活动,组建8个退休党支部,细化党小组,健全退休党员组织网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让退休干部政治学习不“掉线”。
一是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丰富学习载体。在线下开放社区书屋,建设党群服务站、书咖等学习阵地开展集中学习,充分利用初心课堂、同心大讲堂,定期举办退休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组织讲习小分队为年龄大、行动不便的退休干部开展“送学上门”活动,确保退休党员学习教育“不漏学”、“不缺课”、“不掉队”。在线上依托“学习强国”“离退休干部工作”等学习平台,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退休干部传播正能量,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创建微信群,及时向老党员推送“微党课”等学习包。
二是创新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形式。采取读书会、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让理论政策学习入脑入心,对一些因生病不能参加活动的退休干部与身体比较健康的退休干部结成对子,激发学习热情。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加强民族团结、党的二十大、疫情防控、老年人技能知识培训等主题,开展创城、防疫、民族团结进步、政治理论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能手机使用、防电信诈骗等活动培训。
就近活动 “享”舒心
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社区内退休干部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制定一系列主题活动方案,并对阵地改造升级,激发退休干部传递正能量。
一是科学规划,创建活动阵地。社区设有棋牌室、乒乓球室、书画室、图书室、小剧场、舞蹈室等功能室,每日开放,着力打造“家门口的老年活动中心”。
二是广泛延伸,打造特色品牌。在阵地基础上,积极培育老年乒乓球协会、桥牌协会、旗袍秀等志愿服务组织,为有特长、兴趣的退休干部开展免费教学,并积极参与公益演出。围绕建党、中秋、国庆、重阳节、退休党员政治生日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三是落实荣退制度,增强老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转发了《鄂尔多斯市干部荣誉退休制度》,今年以来为3名新退休干部举办了荣退仪式。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奖章颁发工作,为符合条件的老党员颁发纪念奖章,感受党组织大家庭的温暖。
就近发挥作用 “显”热心
注重发挥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结合专业特长,培育选树“长者先锋”,贡献“银发力量”。
一是探索建立“红色网格员”机制。设立社区退休干部网格党小组,将退休干部纳入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小区业委会和网格中,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创城、文艺演出、弘扬传统文化、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二是发挥银发人才作用。积极为“银发人才”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组建乌兰牧骑舞蹈队、红歌合唱团、乐龄书画社、“石榴系列”服务队、矛盾调解队、建言献策队等志愿服务队,鼓励退休干部在志愿服务中亮身份、亮行动,并在志愿服务队中挖掘出银发人才库。
三是创建互助性养老新标杆。打造互助养老新模式,在青春山街道组建“银杏社”互助养老团,让“年轻”退休干部与高龄退休干部结对互助,实现组团养老。同时为“年轻”退休干部在“时间银行”内存入服务时长工资,在需要时可取出使用,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在社区流动。
就近得到关怀照顾 “得”安心
社区党组织充分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为老服务中心等资源,构建“机构+社区+居家”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退休干部们能就近享受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
一是“一人一册”,精准服务。对退休干部们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建立“一人一册”,实地走访慰问患有重大疾病和生活困难的特殊退休干部。常态化为社区退休干部开展义诊、针灸、艾灸等服务,以医养结合的方式让“小病不出小区,大病在社区养护”。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由医疗机构亲自上门开展健康评估和疫苗接种,为退休干部健康保驾护航。
二是建设老年大学,丰富精神生活。宁馨社区从退休干部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出发,开设市老年大学分校,实行“点单”式服务,设置养生太极、健身操、智能手机、书法、绘画、旗袍秀等课程,满足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区级老年大学正在有序建设中。
三是爱老助老,贴心服务。在康城社区建设经营幸福爱老餐厅解决退休干部的“三餐热饭”问题,在和效家园A区打造为老服务中心,实现退休干部在社区享有运动、理发、理疗、餐饮、棋牌活动等综合性为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