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街道动态】抗美援朝老战士,红色精神永相传

时间:2023-11-03 08:35   来源:青春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且把青春献卫国战士

1950年孙伟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在豆蔻年华参军呢?因为她从小饱受战乱的磨难,吃不饱、穿不暖,且时时处于惊恐之中,对侵略者深恶痛绝。从小立志“不让须眉”越是困难越敢上,越是艰苦越要闯。孙伟被分配到志愿军第四十军军直手术队,本着扛枪打敌人的态度参军,但却把她分配到辽宁省辽阳市医训队参加速成培训,从未接触过医学的她只能服从组织安排,入学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下课后努力复习和写作业,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速成培训结束后,我们于1950年在《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声中入朝,后被安排在野战三所,最初负责外伤药的配制工作,随后因需要又负责外伤急救及外科手术工作。

1950年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为止,每天都在枪炮声及炸弹爆炸声中和血肉打交道,有时深更半夜,伤员送到就得立刻动手术抢救。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宣告停战,整个后半夜没有枪声和炸弹声,我们的战士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不断深造,永不止步

孙伟是一个不断追求知识进步的人,因此1956年7月报考了佳木斯医士学校,办理完调干上学手续后于8月底区佳木斯报道,结果由于她已取得中等技术职务就无须继续上课学习,被校方直接分配到医院的综合手术室,在医院的工作虽然很累,生活上也有困难,但她仍然坚持工作。1958年初在看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工学院的招生广告,她便兴致勃勃地去报考了,结果如愿以偿被录取了。孙伟被校长分配到机电系,平时学习成绩优异,颇得老师和校长的赞扬,毕业评语也极好。

 

 

精神不朽,铭刻于心

 

古有花木兰,今有红色娘子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当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耳畔响起,仿佛再次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1950年正值豆蔻年华的孙伟跟随我国抗美援朝的队伍,跨过鸭绿江,进入了朝鲜战场。成为“跨过江”、“扛过枪”、“受过伤”的“最可爱的人”。

从老兵孙伟身上,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中国女性,一位伟大的中国母亲。从她身上折射出的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追寻真理救国救民,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正是这些真人点燃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之火,才使我们至今未曾堕落,未曾被黑暗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