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9期
康巴什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总第161期 2015年3月11日
【内容提要】
◆康巴什新区“四举措”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康巴什新区“三个精细化”做好新常态下干部工作
◆康巴什新区“三结合”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康巴什新区“四举措”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为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关怀扶持,推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康巴什新区推出四项举措,切实提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做到全方位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动党员外出前向党组织报告,定期与党组织、联络员保持联系,按时交纳党费,遵纪守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基层党组织根据目标管理内容与外出流动党员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考察,通过听取流动党员思想、工作情况汇报以及向所在单位党组织了解情况等方式,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加强对其教育管理。
二是建立流动党员关爱帮扶机制,做到有关怀。利用 “党员关爱基金”,对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实施帮扶措施。各街道社区党组织对受帮扶的困难流动党员家庭作出具体安排、制定具体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对于困难流动党员的帮扶情况,新区实行专项督促。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关怀帮扶活动。节日期间,各基层党组织走访慰问返乡的流动党员,同时,党员干部深入到重点项目建设工地,开展“送清凉·关爱农民工活动”,为流动党员提升贴心服务。
三是建立双向沟通,互动交流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与流动党员交流谈心,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引导流动党员从技术培训指导、劳务输出等方面,对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作出承诺。
四是搭建平台,提升素质。为有效发挥流动党员信息联络员的作用,新区注重实用性,通过采取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推荐给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等措施,为流动党员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增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康巴什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张翼飞供稿)
康巴什新区“三个精细化”做好新常态下
干部工作
2015年,康巴什新区将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和现实需求,以“知人善任、用当其时、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为目标,加快推进干部精细化管理,健全管理办法及工作流程,以信息化为抓手,在日常办公、教育培训、档案管理、监督考评、任免上会等方面实现电子系统运行,逐步搭建起“新区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不断提升干部工作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一是干部选拔任用“精细化”。以选准用好符合转型发展需要的“好干部”为目标,进一步细化“好干部”标准,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新《条例》和各级相关选人用人制度,跟进细化新区选人用人工作各环节配套制度及操作流程,严格运用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系统来选配干部。对新区领导班子、科级干部与相对应的科级领导岗位展开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研判,并对分析结果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平时考察机制,系统化考察班子和干部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重大事项决策、落实民主集中制、履行工作职责等方面的表现,将了解干部的功夫下到平时。
二是干部教育培训“精细化”。以培养符合转型发展需要的“好干部”为目标,出台加强和改进干教工作的相关意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转型发展,抓好教育需求调研,科学设置教育内容,不断拓宽教育渠道,改革创新教育方式,丰富优化师资力量,并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规范考核管理,切实提高教育培训实效,推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转变、知识储备更新、素质能力提升。重点要围绕产业转型、发展与改革、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三大板块,打造精品专题培训项目;分级分类抓好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一把手”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等主体班次;优化网络学院设置,抓实抓严干部在线学习;选派更多优秀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市级以上部门、周边旗区和新区转型发展一线部门挂职交流。
三是干部监管考评“精细化”。按照“监督常态化”的思路管理干部,逐步建立干部管理、监督、考评的信息系统,推动干部监督的工作体系化、手段信息化、依据制度化,实现干部监督面的全天候覆盖,打造阳光、高效的领导干部队伍。重点要认真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和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细化健全、严格落实干部监督制度体系,使监督工作逐步走上“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的常态化运行轨道;不断拓展电话、信访、网络“三位一体”举报平台和干部监督员、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等渠道,形成对干部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督合力,全面监督干部“8小时”内外表现。重点差异化设置领导班子事务性工作目标、重点工作督查目标和正、副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目标;精简年底考核程序,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同时,优化专项考评工作,通过强化理论调研成果评审、建立科级干部“干事档案”、委托第三方定期开展民主测评和群众评议等手段,全面考察干部的谋事能力、干事能力和成事效果。
(康巴什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郝政涛供稿)
康巴什新区“三结合”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按照加快产业发展、建设品质城市三年行动方案的部署,新区紧紧围绕未来三年的五大产业体系谋划人才工作,使人才真正成为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开启人才与产业互动双赢的新局面。
提高认识与协调合作结合,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新区坚持认识先行,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会议、培训学习、考核评价等方式强化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使各层面、各部门主动作为,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的意识得到增强。为改变以往各部门在人才工作开展过程中单打独斗、缺乏沟通等现象,2015年初,新区适时调整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使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机制得以完善,新区与周边园区、新区范围内各个单位之间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合力得以显现。
高端引领与统筹推进结合,优化人才资源结构。按照自治区及我市着眼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近年来,新区在依托自身优势和辖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先后引进了康宁爆破公司由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部分具有较强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以电子商务、软件研发等为核心的企业;另外,根据发展需要,新区在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社会工作等领域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取得初步成效,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领,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橄榄形”人才结构逐步形成。
引进培养人才与用好用活人才结合,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新区坚持人才“以用为本”原则,将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相契合,以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健康、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及总部经济五大产业为引进培养人才的导向,在解决重点领域人才短缺、扩大人才拥有量问题同时,更注重人才使用效能,人才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长的新局面逐步形成。
(康巴什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屈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