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 移动版

  • 微信公众号

康新街道悦和社区:组建“红色共享联盟” 探索流动人口聚居社区温暖治理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1-12-24 09:23 来源: 康巴什政法微信公众号 字号: 打印 保存 分享到:

  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悦和社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服务面积7.8平方公里,辖区居民6976人,来自全国27个省市,且流动人口占比高达99%以上。悦和社区根据辖区“四多两大一小”(“四多”即流动人口多、少数民族占比多、中低收入群体多、管理服务主体多。“两大”即社会治理难度大、居民对政府公共服务、保障性服务依赖度大。“一小”即居住面积小)的实际,坚持“幸福城市,人民至上”服务理念,探索打造“21℃暖”党建品牌,发挥统筹协调功能,凝聚资源力量组建温暖治理共同体——“红色共享联盟”,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温暖治理模式,推动党的建设与基层善治融合共进,在提升居民归属感、幸福感中培育“党建引领聚合力”的情愫,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家园情怀,让“21℃”不仅是鄂尔多斯的标签温度,更是社区服务、社会治理和党群关系的温度,进而实现社区居民住得舒心、过得开心、暖得温心。

  拓展服务空间。构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服务站—楼栋党群服务角—住户睦邻党群服务点”四级党群服务体系,让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将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实现联系群众零距离;拓展服务功能。在商户密集的步行街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将党群服务嵌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经络,用“街”的一条线,串起商户及企业参与治理的一条链;拓展服务内容。以群众多元需求为“主线”,串联共享自习室、共享工坊、幸福客厅、民情驿站等功能区。针对社区党员从事行业繁杂,点多线长的实际,创新开展“三分钟微党课”“土味儿党课”等主题活动。结合“21℃暖”党建品牌,常态化开展“贴心悦20”红色电影节、“21°暖”公益课堂、亲子课堂、“睦邻党群联络员”幸福共治小组等特色教育活动。针对流动党员设立“初心驿站”,开通流动党员专门服务电话,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开展“幸福在找你”活动,让流动党员“回家”,融入社区大家庭。将优秀流动党员培养为“幸福管家”、楼栋长,引导流动党员以社区为“家”,实现服务资源在党群服务阵地集聚,打造物理空间融合、工作力量融合、服务资源融合的党建阵地,让红色堡垒的“一马当先”引领社区工作的万马奔腾。

  夯实组织基础。整合社区联合党委、小商荟商业联盟、幸福共治委员会三类主体力量成立“红色共享联盟”,目前共有联盟成员61个,在14幢高层楼宇17个居住单元设置21个睦邻党群服务点、34个党员中心户,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突出政治引领。实行“一线双强四微”工作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多措并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截止目前,开设“习语诵读”“声动康新”等微课堂41次,推出优秀党员、优秀睦邻联络人等居民身边的微典型19人,回应需求做实开通夜间公交车、开设老年大学分校等幸福微实事51件,传递能量收获党员群众幸福“微感悟”32条。坚持在常学常新中教育引导党员加强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使党员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党魂党性得升华。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社区种子计划”,注重将优秀党员及居民带头人培养成睦邻党群联络员及志愿服务带头人,培育社区“红”人34个,将党建品牌内化为同心力量,凝心聚力绘就各民族携手共进的同心圆,让温厚、有向心力的党组织带动更多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悦和社区积极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需要,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努力在小服务上做好大文章,想实招、定实策、求实效。将共同利益、诉求、目标形成合力,重建流动人口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及认同感。成立“暖心敲门队”“一家亲互助协会”等居民自治组织,针对公租房无业委会的情况,集聚暖心敲门队、物业公司、睦邻党群服务点、居民代表等自治力量成立睦邻共治联盟,实施“幸福共治”网格化管理,构建多元参与的网格体系。建立季度会商、联席会议、轮值书记等制度,签订《幸福共治协议书》,通过“五步四议”工作法解决不文明养宠、商业扰民等问题13件,办成办好新增充电车棚、新增安防设施、安装快递柜、设置小企业围墙、天然气安装等各族群众关心的实事67项。荣获“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通过社区党组织引领助推形成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温和的治理广泛凝聚人心。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三问”活动,广泛开展社情民意征集调查,形成需求、资源、项目三项清单,设置5大类18小项“21℃暖”系列服务项目满足辖区多元需求。针对在职党员、老党员和党组织,实施“红暖悦和”项目,扎实推进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工作机制,发放《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台账》,切实做到“人手一本服务台账,每人一个结对群众,每年一次评估反馈”。遴选3名老党员成立“巴雅尔”老党员工作室,累计接待社区群众200余人次。截至目前,各级党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16场次,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3件,服务群众2300人,切实做到用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持续优化“家门口”的营商环境,通过制度创新、平台搭建等方式提高居民就业率、创业率,让公租房居民不仅“住有所居”,更能“安居乐业”。悦和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目前已成功培育社会组织12个,成功申报自治区、市及区民政局项目6个。针对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群体,实施“一个新书包”“暖心生日宴”“幸福来敲门”等“情暖小窗”项目;针对个体商户、小微企业等群体,实施金融集市、就业集市、跳蚤集市等“温暖集市”项目;针对红色共享联盟成员、睦邻党群联络员等群体,实施“暖暖相伴”项目;针对流动人口资源共享的需求,实施共享奶奶、共享爷爷、共享课堂等“温暖共享”项目,常态化开展“月悦节”公益日活动,受益群众8000余人次。通过项目实施,切实做到精准服务、凝聚力量,温暖人心,让基层治理成果惠及辖区各类群体。

  非常之力,自成非常之功。悦和社区先后荣获自治区先进党组织、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悦和社区的党建“温度”逐步升温,党的组织、党的力量、党的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服务群众实现了三融合,以党建“一颗子”激活了社会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各族百姓幸福的“全盘棋”。